重量不够泥来凑?海鲜礼包猫腻多
- 发布:2013-06-05 09:49:19
- 点击:15
- 来源:www.wangdanian.cn
“冰冻的墨鱼里头怎么会有一肚子水泥?”5月14日中午,金华市民赵先生给记者报料时如是说。
当天上午,赵先生从冰箱里拿出一只冰冻墨鱼,准备炒个菜。春节期间,朋友送来一个海鲜礼盒,里面有好几种海鲜,比如黄鱼、虾、带鱼等。这只墨鱼,就是这个海鲜大礼包里的一款冷冻品。
墨鱼肚子里的“水泥”
给墨鱼开膛破肚前,赵先生还不忘将墨鱼浸在水里泡一泡。冰冻的时间太久了,冻墨鱼像一块石头,硬邦邦的。半个小时后,墨鱼基本被泡软了。
赵先生操起一把剪刀,手起刀落,白花花的墨鱼身上,被开了一条很长的口子。“这只墨鱼还挺肥,有半公斤多重。”他正琢磨着怎么做这道墨鱼大餐时,竟发现墨鱼肚子里面黑漆漆一团。
一开始,他没在意,以为是墨鱼肚子里的墨囊被剪破了。可仔细一看,他却大吃一惊:那黑色的物质根本就不是液体,而是固体。
“像是水泥一样一块块的,摸上去很硬。”赵先生心想,难道是墨鱼肚子里被塞了水泥?
这种奇事,他还是头一回碰到。赵先生上网搜素了一下,“墨鱼塞水泥”的现象,没有任何记录,难道这种事是头一遭发生吗?
赵先生越想越觉得迷惑不解。于是找到报社,想一探究竟。
14日中午,记者赶到赵先生家实地查看。看到这只被开膛破肚的墨鱼静静地躺在一个蓝色脸盆里,头部雪白,而肚子里却一团漆黑,一堆堆黑色的物质,在墨鱼肚子里随处可见。
“半个小时前,还是一块块很硬的黑色泥块,夹着沙粒,现在融化了。”赵先生说。记者摸了摸这些黑色物质,感觉像是沙石泥浆,似乎并不像墨鱼肚子里应该存在的东西。
墨鱼肚子里怎么会有水泥?灌满水泥的墨鱼能吃吗,会不会有毒?一连串问题萦绕在赵先生心头。
赵先生已不记得是哪家店的海鲜礼包,更不知道该去找谁理论。当初,这一海鲜礼包一拿回家,他就把一样样海鲜逐个取出来,放进冰箱冷冻室里。随后就把礼品盒给扔了,他根本没想到,里头的海鲜会出什么问题。
赵先生只想搞清楚一个问题:“墨鱼肚子里的黑色物质是水泥吗?”
金职院专家:不是水泥,是泥浆
记者找到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专家张根方,他对渔业水产品颇有研究。
在仔细辨认了记者提供的墨鱼图片后,张根方肯定地判断:“这一定不是水泥。因为水泥的特性是一旦凝固,便是不可逆的,不可能再次融化。”
张根方怀疑,这有可能是普通的泥浆。他表示,自己也是头一回看到墨鱼肚子里会有这么多泥浆。“或许存在一种可能,就是人为往墨鱼肚子里灌泥浆。”
张根方说,如果是在普通菜市场,不太可能买到灌泥浆的墨鱼,因为很容易被识破。但海鲜大礼包就不一样了,层层包装,而且墨鱼又是整只装,从外表很难判断肚子里究竟装着什么,就有可能从中“做文章”。“毕竟,墨鱼肚子里的空间不小。”
据张根方推测,如果这种可能真的存在,那么这只墨鱼可能被增重超过20%。与注水肉异曲同工。
赵先生觉得,海鲜大礼包价格比较高,动辄好几百元,甚至上千元,人为增重确实存在一定利润空间。
眼下,海鲜礼包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。海鲜礼包里多数是高档海鲜,馈赠亲朋好友相当体面。
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,在淘宝网上,各类海鲜礼包琳琅满目,而且价格不菲。一般一个海鲜礼包,里面有六七种冰冻海鲜,价格低的也要600多元,高的则要1000多元。
记者发现,在这些海鲜大礼包的产品介绍中,大多详细标注了每一种冰冻海鲜品的重量。大多数放在网上卖的海鲜礼包,都标注了净含量,有一个700多元的海鲜礼包,净含量为6公斤。
不少海鲜大礼包里存在猫腻
有人要问了,海鲜大礼包标注净重多少,难道真的不含水分吗?
5月15日,记者来到金华市区兰溪门菜场采访,这里的海鲜产品品种比较齐全。在海鲜摊位,记者询问了墨鱼的价格,大致是在40元/公斤,如若增重20%,差不多相当于一公斤贵8元。如果放在海鲜礼包中,则利润更高。
在一个摊位上,记者扒开一只墨鱼的肚子仔细看,发现里面空间确实不小。摊主似乎看出了记者的心思,在一旁说:“放心,里面没什么东西,不会有墨鱼仔,都掏空了。”
业内人士分析,不少海鲜大礼包里确实存在猫腻,也出现不少“重量不够冰来凑”的不良现象。在规格上,商家故意标高重量或品质,但在装货时发现不够规格时,就“多灌水,结成冰谁也分不出来”。
但在墨鱼里塞泥浆,不少业内人士表示“没有碰到过”。一方面这与水产市场长期粗放式经营有关;另一方面,这一市场缺乏相关标准,以致大礼包的质量良莠不齐。外面包冰、暗中注水、混淆产地、虚标原价等现象时有发生。
“目前海鲜大礼包还没有什么行业标准可遵循,规范这一市场主要还是靠行业自律。”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。